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一個女作家練習太極拳的體悟

太極奧義——一個女作家練習太極拳的體悟

轉載

(一)

王英琦/文


  十年前,為了解决生存危機,我踏上了命定的求真求道坷途。二年後,又為了創作我一生中的 精魂血魄 之作:《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偶然又必然地 遭遇 上此生躲不過的緣: 太極緣 (倘不先練好太極、練好身體,完書之日就可能是我的小命報銷之時)。

  而今,風刀劍霜已八載。我不能妄言自己已經得道,已經修得太極正果。我只能説,八年的潛修苦練、上下求索,我的習拳生涯可以告一段落,該是試著公開運用自己的理性、悟出的道,去總結一下太極拳理——包括人生之理,以完成認知上的一個循環。這也是中華文化知行合一、體用兼備的優良傳統和具體方法論。




  欲説太極,必先定義太極。盡管古今關於太極和太極拳的定義甚多,但我在此系列體會文章的開篇還是想再説上一説,扯上一扯。雖不敢説都對,但起碼是自己的真實體會和認知,不是 炒冷飯 、 大拼盤 。
  太極二字,本意具有二層含意。一指事物的極限、極致、無限、無窮狀態;二指事物倘真能達到此種宏觀極限狀,也就是最接近臨界轉換的突變狀,乃至最有可能兩極相通、極值互通,向另一事物發展轉化的狀態。如時間與空間的質能轉換;宇宙的顯、隱對立互補;正時空與負時空的螺旋循環運動即是例子。
  這里,我想鄭重指出的是,解説、詮釋、定義太極及太極拳的人大有人在,但限定、説出它的唯一性的人卻少少。其實太極和太極拳是一種非常態的、特殊的狀態和運動。它的前提必須是 太——極 :一種其大無邊或其小無內,剛到極致或柔到極致的狀態。只有這種一極到邊、到極致的狀態,才能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相反相成逆變下,通向另一極;才能有幸達到那個宏觀量變的神秘臨界點;也才有可能是質能互轉:有即無,虛即實,能量即質量,唯心即唯物&&
  因此,定義太極,必欲同時界定 臨界 這一語詞的詞意。因為,太極的無窮大或無窮小都必須在臨界狀態才能轉變。臨界通常指的是一個人、一個事物、一個系統內,兩種或多種物質能量交叉矛盾、激烈沖突時的邊界狀不穩定狀。它的特點——一是必須達到事物的某種大數定律;二是極其敏感極其罕見。在這種前提下,有時一個偶發因素,都能引起整個事物或系統的全部變化。引發質能轉換,出現另一新的局面或系統。
  可見達到臨界及臨界轉變值是非常難的。這種限制,也就是 太極 的終極性限制。因為萬事萬物的恒常態多是中間態,都是有限的、局部的、一般的,很少有接近極限的狀態,達到臨界轉變的。


  我理解,太極二字引申到拳種,就是要最大限量地在人的肢體上體現出一種極致性的相反相成狀態——一種既沖突到極致又調合到極致的狀態。它實際是對習拳者的嚴酷限定。是對人的身體宏觀調控及自組織能力的一種高標——一種無情衡量和考驗。
  太極拳與其它所有拳種的區别,它的高精尖難處,就在於它的名稱上,它的 立名定義 的哲學背景上。用現象界無所不包的宇宙法則 太極 來命名拳種,表面在最基礎處、最低層面,擁有最廣義的普適性、群眾性,實質在最高層次最極限處又制約著人的終極能力。固然一切拳種欲精都難,但太極拳似乎尤其難。其它拳種也講矛盾統一勁、十字爭勁,但唯有太極拳要求的更徹底全面;其它內家拳也講內外雙修的重要,但只有太極拳更強調 十年太極不出門 。
  具體説來,它要求太極拳練習者在一種動態平衡的運動狀態下,竭力體現出四肢與軀體整體性的身手反稱、斜正互参的二律背反:既能體會到行拳時身體各個部位細膩微妙的沖突轉化勁;又能保持住在走架時身體重心點的平衡、拳勢在極限處的穩定。它所要求的對稱性程度之高,確實為其它拳種所罕見。按物理學對稱性更高的事物更美、更平衡合諧的原則,真正修練有成的太極拳家,理應在健身、技擊、表演三個層面上較之其它拳種,更能顯示出整體的優勢。


  打太極拳,倘抽象地説,打的就是矛盾勁、轉化勁、對稱勁。就是要在矛盾轉換的瞬間,找到兩種勁力轉折的臨界點、突變點、相變點,以及這個轉捩點的動態平衡。這注定了它同時又是一個處處講力量轉換、關系藝術的拳種,考究中間 完美過渡 的拳種。也因此,説它是打 關系 ,而不是打 定勢 ;是正、反、合的 三段式 (加上時間臨界點的立體螺旋),而不是只有正反二股勁的平面循環的拳種,當不為過。大而空地侈談什麼動靜、松緊、開合、陰陽毫無意義。大囫圇地瞎扯什麼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等於白説。包括 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發 等都是玄而不實的無稽之論。這些大話套話基本都是複制的廢話。都是精而不確,只有結果没有過程,只有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同義反複。問題不在人人都能把陰陽、開合的發化技術強調一遍,而在如何通過分析推理,使這一技術成為可能;如何使人找到那個 神秘際會 矛盾力量轉化的最佳平衡點和極限點——這才是太極拳的最本質最難處。
  換句話,太極拳的每一招式,都要在人體的時空框架中,領悟到上下、左右、前後空間上定位的整體感,臨界轉變的一剎那,時間上的連續性——即那個一次次正反 六合 的臨界點——宇宙動態平衡的全息美。
  是的,太極拳的活,簡直就是除了上帝老人家,是人都玩不轉的特技絕活。只有上帝老人家在創世時,在一次性的大爆炸中,能神氣且神奇地立在 雙面刃 上。在那一開一合的瞬間,不僅維持住中心奇點濃縮到無限小的向心力,又衡定住邊緣爆漲到無限大的離心力——也就是説,上帝具有同時把握兩極極限轉換及臨界點的神力。
  人不是神,不具有上帝的神力。但人又是上帝的派生物,又被上帝規定了必須按他的屬性生存。極言之,人類任何意義上的超越活動,都必須是極限中包含了平衡,平衡中包含了極限的雙向互逆運動。
  特别對有志於太極拳的同仁來説,既然别無選擇地選擇了太極拳這一帶有 神性的拳種 ,也就是選擇了一種極致性的生命存在方式。這就是:終生都必須在不可能的完美中,追求完美;在達不到極限中,追求極限(那些只求練拳健身的人不在此例)。


  太極拳的平衡是美的,美是和諧的、魅人的。但太極拳中的矛盾、沖突,更是奇異之美,高堦之美。我們評價衡量一個太極高手的高下軒輊,不在他的自我標榜、自我確證,也不全在他外化出來的協調性、靈敏性、爆炸勁、螺旋勁&&而在他是否在現實生活中,做到了 人拳統一 。自覺將 太極精神 ——太極拳在高度矛盾中體現出的超然化境貫穿到自我的全人格,引領自我的全人格。真正的太極大師永遠只屬於那些曠世奇才。那些超越了個體生命、世俗名利,對生與死,愛與恨,善與惡,美與丑最富敏感的人;那些對萬有的差别和矛盾,以及神秘臨界最具穿透力——並高蹈於兩極顛峰的人。
  宇宙間最大最終極的藝術就是能量轉換、矛盾轉化的藝術。這藝術體現在那些偉大的太極大師的身上,就是將自己有限的物質生命轉化成無限的精神境界。什麼樣的境界人格,産生什麼樣的拳式風格。不在您打成什麼樣,更在您活成什麼樣——您能活成什麼樣,您就一定能打成什麼樣。



圓與點——一個女作家練習太極拳的體悟(二)


 王英琦



  打太極拳遇到的最關鍵詞:圓與點。劃圓、走弧線、螺旋運動,概莫能外都是為了圓和點。
圓與點其實是一切事物和運動的基本規律。它內蘊乾坤運行、宇宙循環往複的最佳模式:天行有常、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動——為了更好地解説太極拳圓與點的運動原理,有必要回到萬有的發端處,去探尋宇宙運動的終極原理。這種反複其道的悖反性質,是人的生存必然會遭遇到的悖論。任何人若想終極性地厘清一個問題、一個思路,都必須一次次地溯回源頭,向著萬事萬物發起的初端進行叩問(除非他不想明白,有意攪渾)。因為,宇宙創世時用的就是 矛盾律 、 二進制 ——從圓到點,再從點到圓的相反相成螺旋運動。


  圓與點的關系是個辯證統一的關系。是一個圓的兩半、一張錢幣的兩面。圓是點的全息濃縮,點是圓的全息擴脹。圓可以無限地 微分 成點,點亦可以無限地 積分 成圓。相對論、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質能互轉、對立統一、否定之否定,都是有關圓點的規律。質能互轉是連環圓;對立統一是半徑圓;否定之否定是一個圓超越另一個圓。
  圓具有空間的廣延性、無限性、統一性、包容性。它源於太虛,內涵萬有,有著廣大的可能性、模糊性、機遇性,表現為一種靜態平衡美。點具有時間的瞬時性、順序性、連續性、永恒性(二者的屬性又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情況下是可以互轉的)。它源於太極,實則無極。有著巨大的創造性、確定性、開拓性——它充徹天地,組合萬物,使一切事物都有了起點與歸宿。
  圓可以分解成若干直線,線可以分解成無數點。反之,點也可以構成線,線構成面,面構成體。因此,從本質上説來,點、線、面、體雖稱謂不同,但同屬一源。也因此,我們可以説,聚而成圓,散而成點。圓是放大了的點,點是放大了的圓。圓即點,點即圓。
  圓以守中融合為精神脈象,點以向上極端為基本指歸。圓作為思維的一種直覺式、體悟式、蒙朧式、內歛式;作為實踐的一種求同性、中庸性、群體性、曲柔性,反映了東方(特别中國)文化的圓特征。點作為思維的一種抽象式、分析式、明晰式、外向式;作為實踐的一種求異性、偏激性、個體性、剛銳性,反映了西方文化的特征。應當説兩者都各有長短。東方文化在強調互補中應不忘對立,西方文化在著重對立時應保持互補,進而促使人類整體文化向著和諧、穩定、進步——向著宇宙的大圓無方、至圓無象的終極 博圓 不斷升華。


  接連圓與點之間的過渡形式是運動形式。運動是萬物的內禀性。運動雖有多種形式,但最普遍最有效的形式是螺旋式運動。它能包含宇宙間所有不同層次的圓點矛盾統一、矛盾張力(無限大與無限小,引力與斥力等)。如宇宙本身就是由隱顯二態——呈太極S狀(也即是螺旋狀)永恒交替螺旋而成的。倘作比喻,宇宙是一個開放式其大無邊的大圓,各類銀河系就是一個個開放式小圓,地球和萬物則是圓中一小點。這些圓點盡管都有不同維度不同頻譜不同次序和等級嚴控,(所以不能亂級亂序),內里卻遵循一個共同法則:發端於點(即開始於量與質變的 臨界點 ),中經回歸線式的S螺旋運動,最終又回到那個神秘的臨界點。例如人的一呼一吸、一生一死,就是典型的從點到圓、複又從圓到點的螺旋回歸過程。一個圓點式的閉合,就是一個人生與死的全過程。
  它昭示我們,世間任何事物乃至人,一經誕生,就有了點,有了生命的空間座標、時間基准;有了點繞圓、圓歸點的螺旋運動過程。所以,宇宙的宇,即代表空間的無限性,宇宙的宙,即代表時間的永恒性。也就是説,點從它形成的那一刻,就每時每刻必須保持生生不息的動態平衡。每時每刻都在經受從點到圓的量變考驗(這個量最無度),最終仍因量的積累或衰亡,走出其自身形式,成為新的質點。


  概括理論完宇宙生成發展的運動規律,回頭再來耙梳太極拳的運動規律,顯然要輕松明快的多。
  從上述結論不難看出,一切事物都逃不脱起點與終點的時空框架,逃不脱中間過程的螺旋運動,太極拳因為本身演繹的就是道、宇宙法則的最抽象符號,因此外化出來的每一招式,都更應全息式地體現出螺旋運動的回旋之美、曲圓委婉之美。
  美中不足的是,雖説圓、點、螺旋運動高度囊括了宇宙時空物質的運動形式,進而也囊括了太極拳的運動形式,但由於時空界限自身的模糊性、曖昧性,又導致萬事萬物量與質的邊界轉變不確定性,運動規律的難以把握性。具體到人,再具體到太極拳,更帶來拳理拳術研磨演練的實際困難性。
  毫無疑問,太極拳要求的是 六合圓、四維點 式的 十全之美 。六合圓是:前後為一維,左右為二維,上下為三維——同時要與第四維時間點上的每一點都要交合成 勁力點 ,才談得上是真正的太極拳——正兒八經的螺旋運動。


  如果我們把人體看成一個大圓,腰軸(兩賢間的命門)即是一個小點。打太極拳時,應由腰軸的中心點不斷地向全身發出X斜線式的放射波,再收合在人體最重要的末端關節(頸項、腳踝、手腕),這樣才算完成一次完整的六合四維 三段式 (正反合)的太極拳招式。它表面看來是從腰軸到末端關節的一反一正運動,實則在腰動的同時,末端關節已先行反作用於腰軸一次,並在短時瞬間還添上了加速度——加上了髖、肩、膝、肘的扭力矩(亦為螺旋勁)力量,又與腰軸交合一次。這就要求人體的各個發力部位(關節動力環)必須在長期的訓練中,形成敏感有序的時間差、速度差(有落差才産生能量、才好發電),以便在最後的一剎,一並發出最大的整體力量——即短脆且具穿透力的寸勁。也就是説,在運動的初起堦段,速度力量要盡可能地小而松柔,中間堦段保持勻速,最後出拳時,要將速度從極小極柔快速提到極剛極大,就如拳譜説的 柔行拳、剛落點 , 破圓成方 ,這樣才能産生更強的加速度,從而形成向外殺傷力特強的打擊波。


  從腰部看,打太極拳很象在不停地劃著一個個正反横 字。其實太極拳的每一招式,都是一個呈X對稱斜角横躺著的 字。無數個横 字,無數次反複纏絞開合出的勁力點,又形成一個立體的8字(即為太極圖的S圖形),形成一個豎螺旋。這個豎螺旋的內部物質結構就是隱形的氣流。
  由此可見,打太極拳就是通過腰部的平圓、横 字圓,去帶動貫通全身的立圓、豎8字圓。而斜圓(側圓)則是錯綜絞擰的螺旋過程中,所劃分出的身體四肢兩極間的異向扭曲離合之圓。相當於中國古典舞的走上身、留下身;或走左身、留右身。
  一切的 勁、化勁,一切的走圓劃弧,一切的曲線循環,一切的手眼身法步,全要體現出這個斜X形——這個豎螺旋——這個無限大的圓和無限小的點之間的永恒運動規律。


  遺憾的是,我們日常看到的太極拳運動,基本都是背離了這些規律的。特别是所謂的表演性競賽套路,更是異化成只有平面圓、横 字的二段式螺旋運動(少一個腰部與末端關節的再交合,即第三段的勁力點)。而一旦少了那個關健性的正反合中最重要的 合 字——那個最出彩的勁力點,即使腿擡的再高,身形動作再優美,也與太極拳無緣。至多也就算個太極舞吧。
  一般而言,楊式太極拳的特點側重在由中間平衡點(腰軸)到外部極限圓(頸脖手脖腳脖)的極致美上。陳式太極拳的特點則正相反。側重在由外部極限圓到中間的平衡點——即腰軸的中和美上。楊式拳看似大松大開,打得卻是兩極間的抽絲勁,合在關節末端的極限處。陳式拳看似剛緊爭裹,打的卻是中間部位的纏絲勁,合在腰軸的中心點上。



極柔軟而後極剛強——這是太極拳界的經典名言。它指得就是圓與點之間雙向互逆的矛盾勁、反差勁、分歧勁。這種矛盾反差勁越大,調和的越不見痕迹越自然,太極味兒就越濃郁純正,越顯得圓融、圓通。甚至可以極端地説,世上的一切事物,莫不都處於求圓、待圓、破圓、歸圓的流動變化過程中。
  若再進一步地追問,為什麼宇宙上帝要選擇圓、點、螺旋式作為時空和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答案只有一個:因為它們是最平衡、和詣、優美的幾何圖形,是最簡單省力最具有慣性複制性的圖形——宇宙上帝用的是最符合美學原理的對稱性設計方案。如圓和點,無論怎樣顛倒翻個兒,它的基本對稱都不變。
  圓與點的概念是相通的。圓和點常作一義理解,實質包含兩義。兩義不分,則又可靈活應用。例如打太極拳,其實一半打得是外圈大圓的明勁,另一半打得卻是內圈小點的暗勁。明勁外化在身體的外部,容易看出、好找感覺;暗勁內含在身體的內部,不易察覺、難以體悟。只有那些終生不懈追求道追求真理追求太極終極之美的人,才可能在恒久的實踐經驗中,感受到太極的圓活之趣,徹悟到圓點哲學的全部神奧。



為真理追求美的形式——一個女作家練習太極拳的體悟(三)

王英琦


  日前,聽得一則傳聞:有位太極拳冠軍(不知是哪一級别的冠軍)上街買東西,被二位小偷掏了錢包。冠軍發現怒目斥責: 您們怎麼可以偷人錢包? 小偷即刻反唇: 誰偷您錢包了? 接著上去就是拳腳如雹。正好旁邊有人識得冠軍忙道: 您們别打,他是太極拳冠軍! 誰知,小偷一聽打得更歡了: 打得就是這個假冠軍! 結果,冠軍被打得鼻青臉腫、人財俱損。

  這則軼傳引發我良久的深思。何以一個訓練有素的太極拳冠軍竟會被小偷打得毫無反應?何以 太極十年不出門,難學難精? ——我們不是常見公園里,連老頭老太都能比劃上幾套太極拳?競賽大廳內,那些所謂的太極王子太極皇後,表演起來不是有鼻子有眼、煞有介事?一些小青年不是確實没花多大代價,就能將人發出丈遠?一些中年人不是的確没用幾年,就練好了七七八八的慢性病?```````有説太極拳架子越低工夫越深,有説太極拳圈子越小愈見功力;這個認為太極拳的關健在打六合勁,那個強調太極拳的要義全在松柔勁&&
  整個一立論混亂,矛盾百出。到底什麼是太極拳?太極拳究竟是難還是易?是簡單還是複雜?一個人倘不俱備足夠的太極辯證思維,不懂得宇宙法則在拳理拳道上體現出的統一全息美,簡直就會被懵暈困死。哪個論點都破綻百出、似是而非,孤立地看都有些道理,總括起來卻處處抵牾——實踐起來更是難以有機配合,十八面不遂。
  真理是隱蔽的。太極拳之所以呈現如此悖亂無序的局面,全在於它的文化內涵、哲學背景太深奧,全在於它全息式地演繹了天機運行、真理大道的客觀規律。它的廣義普適性,使得每個人、每代人都能根據自己的體悟來 妄解菩提 ,定義詮釋。以致太極拳越傳越走形、變異,幾盡失去最原本的精義。
  據説太極拳界的有識之士已窺覺出太極拳在當代的深度異化,敏感到太極拳面臨大斷層、太極文化的真傳後繼乏人的危險。他們熱切呼籲中國高層次的文化精英加盟太極界,為承傳光大中華民族古老的太極文化而共同奮鬥。我不知道他們的呼籲應者幾人?我只知道我這個與武正好呈一百八十度反坐標的女文人、女作家是聽到了,並一無反顧地 反串 到太極界中來了。盡管自己 道行 還淺,拳也練得不算十分了得,但憑著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執愛,對太極拳的深情,我願無怨無悔無償地與太極界中人一道為恢複太極拳的真面目,為它的純正品格和風貌而畢生努力。


  誠如太極拳技擊的特點是 整勁亂發 一樣,欲説太極拳就處處離不開一個 整 字:整體性、全息性。無論是拳理拳道的融會貫通,無論是內在的精氣神及外在的肢體動作,都必須是整體的和諧平衡,缺一不可。並且這種整體的統一性,恰恰又是健立在、或者説是有賴於它的整體矛盾性——即它是個雙面刃,在所有的整勁上,都包含著實質上的分勁與爭勁(也就是棚勁)。這才是太極拳的本義和精髓,也是太極拳較之其它拳種獨特的個性及唯一性。
  倘這一論點成立,我們回頭再説太極界的混亂就會發現,問題還是出在認識論上:没有一個能匯通百家矛盾的客觀標准——一個具有普適性、公度性、真確性的理論框架。
  譬如最顯見的例子:關於太極拳的功能、它的實用性,就各説各理,眾口歧調。有人側重於健身,有人側重於技擊,有人則側重於審美——觀賞與表演。這都對。但都只有片面的道理。尤其在實際練拳中,倘只注重這種部分性的功能,勢必導致太極拳的練偏練廢,最終也達不到練拳的最終目的。確實,太極拳是從不跟人講各個用處、主觀真理的。它只認全個兒的、普遍性終極性的真理。
  在此,筆者願不揣冒昧,想就太極拳的功能——這個最基本也最需解决的扯皮問題,談點淺薄感受。
  先説健身。健身是太極拳,乃至人類一切活動的最初始目的、最根本的動力源。包括巫術、宗教等都是原始先民為了祛病防病、避死就生舉行的祭祀性活動。這些活動,大多是在聲音的配合下,進行的無序化肢體運動——這也是舞蹈、武術的起源。後來隨著道家內丹術的發展,隨著武術在民間的提高流傳,人們又將這二者結合起來,發明創立了集健身御敵於一體的威力更強、實用價值更高的內家拳:太極拳。
  太極拳的健身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哪怕是公園里的老人家們,只要不執著於拳勢的偏低,一般都能收到較好效果。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太極拳的套路勢子多是對稱性的運動。對調整人的中樞神經大有好處。中樞神經調好了,人體的小病小恙自然也就會好。
  至於説到延年益壽,雖説太極拳有這種附屬功能,但付出的代價也相應地要大。它要求先將太極拳的拳理拳道悟明悟透,然後再帶動身體科學地藝術地運動,正確地由外及內、由內及外不斷反複地將外三合與內三合精美結合。
  較之其它運動形式,太極拳健身的特點是動作舒緩輕柔,四肢百骸一動無有不動。通過全身上下、左右、前後持續性地伸縮收放,矛盾對稱勁的經久訓練,不斷將人的骨骼、經絡、肌肉對等拉長,使人的血液、呼吸變慢變勻,細胞分子結構致密致緊,從而促進改變人的微循環和能量代謝,優化人的機體水平。


  再説技擊。如果説太極拳的健身功能主要取的是松柔伸展、外在化的軀體運動盡可能達到矛盾最大化的一面,那麼它的技擊功能主要取的則是收縮與剛緊、內在氣機開合最小化的另一面。這一大一小的兩極,形成了人體勁力的巨大反差張力,從而産生不可思議的螺旋勁和爆發力,將人發放或彈飛。與外家拳的外向性攻擊為主,太極拳技擊的特點是含而不露,在外力即將作用到技擊者的身上的剎那,利用丹田發動的氣機,帶動全身勁力,順勢將人擊倒。而且與外家拳不同的是,外家拳傷人往往外化在外部皮肉,太極拳傷人則傷在內里,內部器官受損。

太極拳練到最高功夫時,練拳者的身體如皮球般呈整體漲縮狀。這時才真正稱得上是 觸到何處何處發 ,逢力皆化,隨處生輝。身體內部釋放出的如原子能般的輻射波,具有不竭的整體的穿透力、殺傷力。
  是的,御敵性的技擊與健身性,正是太極拳的兩大最基本最不可分裂的本體功能。強調側重哪一極,都將造成太極拳的偏廢異化,都不是正宗純粹的太極拳。至於審美性的表演觀賞,更是這二者有機結合後外化出來的全息美感。


  下面再具體談談太極拳的審美功能。審美是一切事物的最初始也是最終極的功能形式。在初起堦段,它表現這一事物的一般屬性和低級美(這種美缺乏穩定性與和諧性);在終極堦段,它又展現這一事物的高堦美和特殊性。比方説太極拳,正由於它的哲學背景就是道、宇宙法則,那麼它就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全息美。任何人在原發堦段都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演繹太極拳,並在較低的層面上,呈現不同的風格美。但在高維度上,它卻永遠以其內在的品質和高度,以健身技擊的兩大最原始也最至難的功能,真實而殘酷地考驗著每一個敢於向它挑戰的人,考驗著人的終極性整體性的審美判斷力、審美綜合力以及審美表現力。
  凡是領悟並做到將健身技擊完美結合一體的太極拳家,打出的拳式必然外化出一種全方位的和諧美感,行功走架自然符合太極拳的每一規範動作:如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如螺旋勁、抽絲勁``````凡是做不到將兩者有機結合,或者只能顧及單方面功能的,打出的拳架亦必是毛病多多、斷勁處處,符合這項規範卻又不符那個規則。
  為了更好地説明這一點,有必要再解説一下關於美的定義。在美學上,美意味著和諧、平衡、對稱、簡約。但這種純美要求的前提卻又必須是在整合了各種 複雜本性 的基礎上外化出來的一種動態平衡。因為任何事物任何運動,只有在反作用力的推動下,才能保持恒久性。根據反差與張力越大恒定性越強,保持平衡和諧也越難,且越能體現出高維度的協調美和奇異美的這一美學原理,我們不難徹悟,反差性的張力美,才是一切事物美的內核。也因此,哲學上才有另外一種觀點:美是複雜,美是差異,美是關系,美是對立與互補``````具體到太極拳,由於兩極性本來就是它的內禀性——它在健身時肢體表現出的最大松柔(正好可擴大打擊半徑)與技擊時氣機內蘊的最緊收縮(又正好可縮短打擊時間),自然形成巨大的反差性張力——離心力與向心力都處於同一臨界點,所以才構成太極拳超越於一切武術運動之上的作用和威力,形式美和實用性。
  所謂韻律,所謂神韻,所謂化境,指的都是這種對立統一的大反差,錯落有致的張力美,不著外痕地將最難調和平衡的動作或事物,天然神奇、鑪火純青地表現到極致


  本文行將結束,我想有個小結:太極拳必須是一種綜合性、整體性的拳種。必須是集健身、技擊、審美於一體的 三位一體 。達不到這種整體性的功能,也就達不到所有單項功能。如那個太極拳冠軍,之所以白挨小偷一頓胖揍,肯定因為平時訓練比較急功近利,練得只是表演性的花架子,一到實戰自然露馬腳。特别太極拳由於用得是難度較大的整勁,倘不是練得上乘功夫,在實戰性上還比不上一般拳種。如外家拳只要練上幾手絕活,便能一技見效,致人殘廢。
  倘若用最簡賅的語言來概括太極拳的功能特點,我的回答是: 整體性、統一性。 太極拳永遠以其整勁,以其內蘊的真理光輝,以其 複雜的簡單 、 極限的中和 ,等待並制約著所有敢於向極致美、純粹美不懈挺進的人們。
  讓我們以孩童般的好奇,頑強的毅力,為探索太極拳的終極奧秘,為尋找宇宙的真理,而不倦地追求美的形式吧——一切為真理追求美的形式的人,其自身的生命也一定是最諧美的!

在整勁中體悟內功——一個女作家練習太極拳的體悟(四)

 王英琦

 
  《英琦悟太極》流布於社會後,我聽到幾種反饋:有説看不懂的;有説看個半懂的;最讓我高興的是,我的陳式拳師傅丁大宏老先生,看後即打電話給我説:好,寫得好,説得透!
  幾種反映,原本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就像任何有價值的文本都不可能對所有人敞開一樣,我的文章也不應懷有讓天下人都讀懂的野心。它既不教一招一式,而且我也不准備將它寫成 通俗讀物 ,搞成 名信片 。這是由於它的內容——寫的都是對太極拳的拳理拳道的體悟有關。為了避免誤會,我想對我的讀者大致有個劃定:《英琦悟太極》的對象主要鍼對兩類人:一、有著數年練拳實踐經驗,渴望在理論上有所突破的人;二、對太極拳的拳理拳道及自我人格修鍊有超常志趣的人。




  打太極拳的人,常會聽到一個高頻率的字眼:氣。內氣、運氣、以意行氣、以氣行身。那麼,究竟什麼是氣?氣的本質是什麼?怎樣才能 得氣 ?為什麼太極拳格外強調氣?倘不對這些問題作死心追問,捋順這些糾纏不清的 氣 ,保不准練拳者拳没上身,氣先傷身。
  強調氣,這與中國人的宇宙觀、方法論有關。中國人屬全息感應型的思維方式。認為氣是天地萬物乃至人的本原。在這種觀念下,他們通過體察天象、返觀內視,發現了人體有個隱形的、陰陽相交、可循而不可見的氣血循環內系統。這個系統比西方現代醫學發現的人體呼吸、消化、血液、神經、免疫等系統更為微觀、本質,也更為神奧。據此,他們又相應發現並創立了人體氣的周流轉換、以及人氣與天氣交融交會的經絡説、穴位説。經絡,為交換的網絡;穴位,是集中的收放點——如此循環不已、鏈接不斷,對人身起到濡養滋補的作用。


  用現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氣是一種帶有能量、質量、信息三位一體的物質。它實質上就是一種埸,一種電磁波。它不僅是一切有形物體的潛在本質,還以波粒二象性、以音和色的變幻形式在時空中傳播和相互作用。人的一生,從某種意義來説,説是在看不見的氣埸、電磁埸中既與自身又與外界不斷交流轉換的一生。不管是氣還是埸,不管是波還是粒,它們的內禀性都一樣:都具有無形幻化、運動旋轉的本性。
  氣是生命,但氣更是流動。變動與轉化是氣的第一性,所産生的結構或形態是第二性。也就是説,氣雖説是隱態的、虛無的,但虛而不空,虛中有實。氣絕不是一種靜態物質,而是一個運動過程。氣的屬性也既是人的屬性。壞就壞在人是氣,卻又不僅僅是氣。人除了具有氣的變動性外,還具有氣所不具有的:結構與形態。氣,可以瀟瀟灑灑、混混沌沌、充徹天地、貫通永恒——人卻不行。人氣是有嚴格定數的。活到一定年頭,人就氣短氣虛氣濁氣亂氣滯——最終氣絕。人的所有病症:什麼肺氣腫、肝浮水、胃出血;什麼高血脂、低血壓、糖尿病,都是現代醫學在血的層面上界説人的病因病況的。這對治病固然有速捷快利的一面,卻不及中醫的全息辯證,由氣入手、以固為本的治療更來的徹底,且具有以治帶養的雙倍功效。
  在中醫看來,氣比血更重要。萬物生於氣卻並不生於血。較之於血,人體更像個全方位、開放式的小氣埸。只不過這個氣埸隨著時間推移,最終要耗散衰竭;氣流將不穩定、交換將失衡。而人的生病,就由於氣的郁滯阻塞所至。因此,中醫認為,治病首先要疏氣調氣,一旦氣順了通了,血自會暢行,病自會痊愈。


  太極拳與氣與人的健身養生有什麼關系呢?關系大了。盡管人體、人氣不可逆地將與時俱衰,但所幸人還有氣所賦予的變動性、運動性。運動可以改善疏通人體之氣,擴大經絡和穴位的收放功能,進而也就間接優化了人的呼吸、血液等功能,使人不斷向健康化、甚至年輕化逆轉。
  生命在於運動,行氣走血更在於運動。但運動和運動是大不一樣的。其它運動,包括武術中的外家拳,盡管也屬肢體活動,但由於它是以技擊御敵為終極目的的運動,因此必然表現為一種凶猛剛勇,以外練筋骨皮為主的運動形式,訓練過程也必然以大功率耗氧(氣)為前提。這種劇烈性的運動對人體不僅無益,且加速人的老化。
  太極拳則不同。太極拳雖是一種運動,但不是一般的運動,而是特殊的運動。由於太極拳本身就是根據道氣的陰陽理念化生的拳種,講究的就是氣與道的對稱性,招招式式打的都是沖與和;相生與相克;對立與互補,這首先對人的中樞神經就大有好處。加之它又處處強調整體螺旋、順勢、化功、簡直就是 人體的柔術 和 藝術體操 。它不僅不耗氧,反能起到導氣增氧的作用;它不僅能改善人的整體代謝功能,且能使人更平衡和諧優美——更健康長壽,從而也更有尊嚴。


  以我的直感,大多打太極拳的人,對氣不是強調的過頭了,就是壓根找不到感覺。大體説來,練傳統套路的人比較講究內氣,但往往講究的不得法。這與他們更偏重技擊、側重內功內勁有關。不錯,勁與力都是以氣的合和豐盈為前提的,但氣充氣和又必須以 氣沖 及氣運為前提——以長年累月伸縮開合的盤架子、走勢子有關。強調氣沉丹田、以氣行拳(這都是功夫深厚了的必然),弄不好就會滯氣憋氣。太極拳只要打得符合拳理拳道,其實每一招式都是在更活泛更大範圍內引發並培養人的內氣與整勁。與靜態氣功的由內引外不同,太極拳運動類似於由外引內的外氣功——相當於古代的導引術。它的 運與動 的特點,關鍵就在引一發而動全身,既最大化地松柔張馳又最極致地絞擰收旋。這實質就是一次次地將人體各部分處於作用與反作用力的巨大張力下,步步遞進的利用運動的慣性、壓力與反彈力,不斷地將人體的新鮮之氣之血,從四肢百骸向中間壓出並收回,以此帶動人體的循環與自淨。
  可見,太極拳不在孤立地提倡內氣內勁,而在促進改變人的整體心身健康。它是在運動的整勁中逐漸加大內氣內力——而不是相反——先從氣中找功找力(那就得改練靜氣功了)。是的,太極拳的內氣是不斷地 壓 出來的(所以才有氣壓之説)。整勁,由腰部中心向四肢反複輻射的螺旋勁永遠最重要——然後才有氣的深沉緜長,然後才有四梢的敏感靈活,再然後也才能體味出先輩太極拳家所説的 一動無有不動 、 柔行氣、剛落點 的太極拳無窮內在旨趣。


  一個訓練有素的太極拳家,起碼要能感受到周身統一的整勁,做到在行拳發力時滿身輕利,臉不變色氣不喘,才能談上內功內勁。在我看來,太極拳的靈魂:一是整體的反差勁和對稱勁、同一律與矛盾律的交錯更迭;二是各部分整體反差勁在每一招式行將結束的剎那(難就難在此剎那卻又是隱形的不著痕迹),再整體的加速統一,形成 勁力點 、力量差——當然也就是運氣的時間差。有差别才能形成氣的陰陽沖和、氣的積累加級。所謂藝術,所謂韻味,都是由於多極反差造成的。而大藝術家,則是那些善於將多極反差推至極致的人。
  從我個人的經驗,我感到太極拳特别要抓住一個 中心點 ,一個 兩極 。中心點當然就是腰部。而兩極則是頸脖子和腳脖子(尤其腳趾與腳跟的對立互補勁很重要)。這是與腰部形成螺旋立圓的關要。然後才是手脖子與腰部的螺旋平圓——進而形成整體的以立圓帶平圓的全身運動。太極拳的整勁怎樣強調都不過分。整體永遠大於部分。部分之和相加卻往往並不等於整體。這意思是説,四肢動作固然重要,但若無那個貫通全體的內在靈氣,一種活的有機聯系,即使徒有掌形的漂亮,腿腳的擡高,仍然只能是機械式的花架子。
  説到花架子,我又聯想起太極界中人常以此語來戲謔那些打競賽套路的人。依我看,這不能過多地責備他們,而要責備現行的體育制度不完備:太急功近利,也太無視太極拳的本意是向內求完善,而不是向外求名次。要求一個打競賽套路的人去長期細膩地體會內功整勁、以及對身體的優化功能,這太耗時間,也太不現實。故此他們也只能是浮皮潦草地將無限豐富複雜以 打關系轉換 為內在本義的太極拳,簡化異化成 打定式 的外部表象動作。這種徒有其表的外部機械動作,與外家拳(卻又没有外家拳的扎實功底)和一般性的體育鍛鍊並無太大區别。它與內氣內功及健身養生亦無什麼瓜葛。


  我認為,一切有志於太極拳運動的人,都應當自覺地把自己的終極目標定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完善自身人格和生命質量上——而不是 放倒幾個 ,奪幾塊金牌。他應當首先明白練拳的一生就是培養正氣內氣、洗心淨身的一生,然後再設法模糊淡化這一意識,全力在苦修苦練拳術及體悟拳理拳道上下功夫,這樣他反而容易長功得氣。没准一不小心,他還真就把自己練成個 准電棒 哩(最近筆者就於無意中連傷三人——這可能還與筆者長期鍊丹功有關)。
  當然,他若真想練成一個名符其實的太極大師,在最後的堦段,確實還有必要專門修鍊一下靜氣功或內丹功,以期達到最終的天人感應、一片神機。達到超然物外、返老還童的化境。此時,不動則已,一旦行拳走架,便氣韻回環,神行機圓。仿佛能攪起周圍空氣,一任自已在天人合一中盡情膨脹飄渺
  這種化境實際上已將自身修鍊成一個巨大的能量埸、氣流埸,一個魅力四射的太極球了。散時是氣,聚時成拳,靜如處子,出手成刀。到那時,什麼彈簧勁、爆炸勁、寸勁、空勁,統統不過是末流小技。那是忘掉每一招式合不合道而肯定合道,每一行為自然不自然而肯定自然的無我狀態。那是早已抛卻世俗一切名利羈絆,只使人的個性底色顯現,道的本性原色展露的人生最高極境。
  這極境令人向往——它或許只是永恒的信仰。
  有信仰就有追求!

練成一個太極旋射球——一個女作家練習太極拳的體悟(五)

王英琦


  倘有人抽象地問我:練太極拳的終極目的是什麼?我亦會高度概括地回答他:練成一個高能量的精神物質—— 太極旋射球 。
  這話聽來十分地玄。但確是真理。世上任何東西一旦扯上 終極 二字,都必然通向形而上、通向最終的真理大道。而終極真理即是終極矛盾。即是一種玄之又玄的 似乎不可能 :無中能生有;隱宇宙能變出顯宇宙——或者直白了説,真理的本性就是矛盾律、對稱律,就是一個虛無的、對立互補的法則。既然古人尚能在暗夜中摸索洞悉到天機奧秘,創立出了太極拳,今人的我們有現代科學好借助,當更能將拳打好,把這一脈寶貴的中華文化香火傳承下去。


  從現代物理學、相對論、量子力學中我們知道,宇宙的生發、運動過程即是一種呈橢圓形、漲縮律的正反太極旋射球——旋射氣流。當正宇宙由奇點(幾近於無)向外旋射膨脹時,反宇宙同時由最大化(幾近於無限)向內向奇點旋射塌縮(物理學稱此旋渦奇點中心為 蟲洞 、 時空燧道 )。反之,當反宇宙由塌縮後的奇點向外旋射膨脹時,正宇宙亦同時由最大化向內向奇點旋射。正反二者能量互轉守恒,物質交還守常。宇宙這種永恒的螺旋運動,似一條無聲的律令警示人類:它用的是一條超大化超能量、同時又是最具終極公正、公平的創生法則。
  摸清了天機奧義,再回到地上理論太極拳,便有了准確的坐標系。一個人選擇了打太極拳,可以説既是他的萬幸又是他的不幸。萬幸的是他在無意中走向了道,走向了真理。不幸是這個不折不扣的 載道拳 ,看似容易,實則難上天(一般的強身健體當然還是不難的)。
  比方我們常聽到的明勁暗勁化勁,這一個 化 字,就足以化倒所有的練家子。能否打出化勁,是衡量一個真假太極大師的最終標志。因為,化就是道,就是變,就是通,就是那個無所不及的太極旋射球。
  這個化字,本質上就是太極拳的那個專用術語 字的别稱。 勁就是彈簧勁、反差勁、矛盾勁——而最終又歸於對立互補、對立統一勁。 勁的首要前提必須是最大限度地兼容了全身的反勁逆勁,然後再將此整合重構成統一的勁道。最善 勁者,也即是最大化者,太極功夫的最頂尖者。如此看來,上帝老人家最符合條件。只有他老人家能將最大的 反動力量 包容到極致,又化到極致。


  由此,我們不難體悟出何以太極拳是善者的藝術,仁者的拳術?為什麼獨獨太極拳一再強調舍已從人、曲中求直、隨人、順勢?不妨説,一切拳種、武術都是 強者的技藝 ,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打擊敵人消滅敵人。唯有太極魂魄、太極拳的精神本質是不爭、守柔、引而後發、一發即放。現代一些個 半吊子 的拳論家,往往抓住太極拳具有附屬的技擊功能,便全盤將它歸入武術,只強調它的抗擊性,卻淡化它的道性和健身性,這是有悖太極拳最原始的本意的。
  太極拳首先演繹的是道是自然規律。反映的是道性的兼容仁厚及化生性。這種化生的特點又體現在具有最大的承受力與變通力,是一切練拳者修身養性的最佳選擇。至於對外的抗衡、反擊,只是它的順帶功能。這一點必須 撥亂反正 ,必須將太極拳的純正功能與所有的武術拳種區别開來。否則,一切都將亂套了,反序了。您想練出渾身的硬功夫,一家伙就致人殘廢麼?請學各種外家拳吧;您的目的在修身律已、開發潛能,以期達到 仁者壽 麼?請學太極拳吧。
  從這一意義來説,欲將太極拳單向度地僅僅做為武術項目去申奧,尤其再將它狹義地定為 對抗性 項目(它其實更符合奧運兩大類項目中的另一類 對比性 項目)是不公正的,是委曲降低了太極拳的 級别 和偉大的本體功能的。太極拳實際更屬於體育這個大範疇,甚至更靠近 藝術體育 這個門類,而與對抗、較力毫不沾邊。唯有太極拳能將奧運 更高更快更准 的精神推向極致——更高層次的反差性極致!它在行功走架時表面上的松柔、開合、動靜,包含著內里最難調和的功夫及能力,它是人的平衡性協調性靈敏性堅韌性都到極限的反映。
  如果説奧運會的精神實質是弘揚一種人文關懷:通過各類體育比賽,各種人體的極端活動,來倡導人性的勇敢堅韌向上,呼喚全人類熱愛生命,参與運動的話,那麼中國的太極拳第一個有資格成為正式項目。因為太極拳在根本上就是一種 不爭而勝 的大善大勇者的藝術。一種使人生生不息、在靈肉兩方面都能得到善終的運動。使我萬般痛惜的是這樣一個罕世瑰寶,奧運會不識真面目倒也罷了,就連中國有關方面的人也有眼不識寶中寶。加之當代中國一些個不得太極真髓的所謂太極大師們的誤傳濫教,古老的太極拳正面臨薪火斷續的危險!
  

  説到化勁,自然不能不説到發勁。化與發,實際是一對姐妹連襟。化勁通常是對內、對主體修為的要求。發勁則是對外、對客體的防衛。化勁耗的是艱苦漫長的時間過程,發勁則是渾身的整勁在短時瞬間的松彈爆發——向外輻射出一股強氣流、旋磁波(所謂 圈子越小功夫越深 ,指的是氣機旋流濃縮點的小,而不是身形走架外圈的小。這點必須澄清)。
  化與發的關系,是母與子——是化為主、發為次的關系。這就是説,太極拳是以修身養性、優化體能為主旨的拳種。御敵性的抗擊,只是它在不得已中偶爾的一觸即發,一發即收;是讓中不讓,不爭之爭。也正因此,才會産生它獨一無二的技擊特點:先舍已、隨人,然後再借他人之力,引發自己的 整體寸勁 、 四兩高能勁 ,將人擊倒。
  是的,太極拳倘不是一種呈輻射狀、脈沖波樣的勁力,倘不能將周身的氣機收縮到極致、又擴展到極致,就算不上是太極拳。它必須有如下幾種特征:活、巧、省。也即是《易經》中的 三易 :變易、不易、簡易。不活不巧談不上變化,即活又巧的變化肯定最簡約節能、同時又是最不易的變化。
  以武術天才李小龍為例。盡管他創立的截拳道在外家拳中堪稱最科學、速度最快,盡管他自己對慣性的控制力轉換力幾近超人地步——爆發力與平衡力幾乎在同一臨界點(就差像個剎車器了),然而他所付出的代價,他的體能支出與耗氧量也是慘重的。他的早殞及心腦過度勞損就是明證。
  天地間,一切最偉大的藝術和運動,就是節能、就是簡易。用複雜造複雜:雖消滅了敵人,自己也賠了老本,不算本事。而像大自然那樣,用簡單造複雜:僅用一個對稱性規律,只用兩儀、四象、八卦及10個自然數就衍生出無限複雜的萬有世界那才叫大本事,那才是大化境大藝術(包括用最簡樸的語言寫出好文章,最簡練的線條畫出好畫,都屬大手筆)。
  武術由於它的功利目的,盡可能在極短的訓練時間內就練出克敵功夫,故而只能是加大功率地耗能耗氧,打造外在的筋骨皮。最後功夫可能是有了,人的身體壽命卻大大地打折扣了。這是一種典型最不節能最愚蠢的作法。
  李小龍有句名言:兩點中最近的距離是直線。但他忘了,直線運動看起來確實快速凶猛,但相對慣性也較大,減速、變化,以及保持持續後勁也更難。倘不是如李小龍一樣傑出的身手,一般人在做直線運動時,都免不了出現斷勁、鈍勁,後勁不足的弊端。特别我們常見的那些號稱推手散手的人,日常練的都是外在的體能套路,走的基本都是直線,因而在競技埸上,多像一只只 呆頭鵝 ,其拙勁頂勁僵勁簡直讓人忍無可忍。
  

  真正的太極拳與一切武術拳種的區别,就在動機和目的上。由於它主要是對內 練已 ,以伸展肢體,培養真氣正氣為主的運動,所以它在訓練中便無須不自然地打磨自己。加上它又是最講究節能、貴柔,以四兩勝千斤,以走圓走弧、盤架子為要義的拳種,又必然帶來周身的放長、舒展,呼吸代謝功能的更新有序——一種不僅不耗能耗氧,反增氧生氣的運動。
  我們知道宇宙間最節能有效的運動,就是圓、螺旋運動。無論人體的血流氣流,無論萬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都無條件服從這一規律。圓、弧線、螺旋運動,確實包含最大的忍耐與時間——具有水的柔性,載舟複舟的博大能量。特别如太極拳那樣經年累月一次次 委曲求全 的環聚中心,一次次在腰部進行的横 字螺旋運動,一旦變成了豎8字氣流(也就是物理學上著名的S矩形運動),一旦出圓為方為直,一旦由長久的壓抑濃縮達到最後的釋放,其俯沖力、連環放勁的氣勢簡直不可想像。這也是為什麼真正的太極大師必然天下無敵——倘都是一流的拳師過招,最終的勝利必然屬於太極拳高功夫師無疑。這正是:千锺百練繞指柔,他早已將自己練成一塊濃縮鈾,一個太極旋射球了。
  按辯證法原理:易即難,神奇的功夫就意味最耗時間。從這一層面來説,一切急功近利、心浮氣躁之徒不適宜練太極拳。
  

  本文即將殺青。我要把久蘊心底的聲音發出來;我要以一個作家的良知對中華古老的太極拳運動説幾句話——作幾點毫不含糊的定義:
  一、鑒於太極拳深厚的文化內蘊,它不應僅僅歸為武術——恰恰相反,武術可以歸為太極的名下。此外,太極拳還可以在 兩極性 上:既能作為高雅的藝術體育,又能作為普及性的群眾體育全面推廣。建議中華體育運動總會今後將 大而全 地疲於應付各類中外賽事,改成以太極拳為 國運 的長遠謀略。這樣做的好處是 得人心 ,真正以人為本,以提高全民身心素質為本。何況作為中華民族最有特色的運動項目,太極拳同時還可以與國外最高精尖的體育項目相比美——而國外的項目則没有我們太極拳的健身效果及群眾基礎。
  二、考慮到太極拳的耗時性和精深性,我認為每個太極界中人(不分傳統、競賽套路)應對自己有明確的估價。太極拳既需要大批對國內外公眾進行普及授拳的專家,更需要一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志於探索拳理拳道,為傳播中華太極文化,為未來中西文化的一體化做貢獻的高層次文化人材——一批甘於寂寞,敢於擯棄名韁利索的 敢死隊員 !
  三、我預言:不管2008年的奧運會能否將太極拳作為正式項目,太極拳都必將在本世紀迎來它的高峰期——成為全世界祈求和平、健康的人們最鐘愛的運動項目。没有任何人為的力量能夠阻攩。
  時間——很忍耐地等待著奮鬥不息者的成功;太極拳——以無限的厚德博容,迎候化育著全人類的公民!  


  非常憒憾,現在我要以依依不舍的心情向廣大讀者作個短暫的告别了:此文將是《英琦悟太極》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我畢竟還是一個 職業作家 ,還要恪守作家天職——還必須寫其它一些不可推諉的 載道 文章。何況我的本性就是變動不居、 見好就收 ,不願逮著話語權就不休,占上山頭就賴著不走。我更渴望聽聽武術界、太極拳界對這些文章的看法與反映,然後再作思量。
親愛的太極拳界的朋友們,我愛您們——但我更愛太極真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