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完成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研究之後,又完成了「光的量子論」的研究。
他認為:量子論是自然界的普遍槼律,從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量子理論的發展,打破了過去把物質的屬性要麼看成是微粒,要麼看成是波,把波和微粒看成是絕對對立的,「揭示了物質的波動性和粒子性的對立統一觀」。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認為,根據愛因斯坦學説,不僅在光的理論中,而且在物質理論中,都必須利用波粒二象性。他提出:「每個微粒都伴隨著一定的波,而每個波都與一個或許多個威力的運動聯系著。」得布羅意説的波,既不是光波,也不是電子波,他把它叫「物質波」。
由於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而獲得了1929年諾貝爾獎金。繼」量子理論「之後,愛因斯坦又提出了宇宙論和統一場論,即「宇宙論是統一場的理論」或「統一場的宇宙論」。「宇宙統一場論」雖然在愛因斯坦手里没有完成,但在後來微觀和宏觀的認識宇宙研究中,正在逐漸被證明「統一場論」的偉大預見性。(以上是根據高之棟先生《自然科學史講話》有關治療而整理。)
西方自然科學研究之實驗性,探討宇宙論的統一場論,正在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代聖賢所探討宇宙之「太極」、之「道」,不斷靠攏,接近融合。其實質必然是「場」即「道」,「道」即是「場」,「場」即是「太極」,「太極」即是「場」。其「波」與「粒」即為「場」之性質的個别反映與體現。「波」是「粒」之流動性,「粒」是「波」之堦段性。波為動,粒為靜。動靜謂波粒之不同形態。「場」是宇宙中,不同形態,不同時空的各種「波」與「粒」之統一體,乃曰:「統一場」。「場」在能研究探討到的有「引力場」、「電磁場」、「強場」、「弱場」等等。這種場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統一場」的存在是客觀的現實。而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正在被日益證實「場」的客觀性。既然有以上各種場的存在,從另一個側面説明了,宇宙天地,自然界萬事萬物都有它自己的場,這些場之總合,乃為「統一場」即「場」。可見,「場」即「道」也,即「太極」也。「太極」即「太極場」也。那麼,萬事萬物均有場。如電場、磁場、電磁場、生物場、意念場、氣場等,這些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太極場」。
因為,生物體,有生物電流存在,有電流就有磁,有磁自然有點,自然有電磁場。也就是「生物場」。
又因,人這個生物體有思維,可産生意念,衣意識,念頭也。這個思維自然帶生物電和磁,即「電磁場」或「生物場」。不可避免,意念是思維之産物,自然也有「電磁場」或「生物場」,這個「電磁場」或「生物場」也就是「意念場」了。
再因,意念可驅使人身之氣在體內之運行,既然有「意念場」,「意念場」自然可以轉換為「氣場」,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可見,「氣場」是客觀之存在。只因每個人之個體情況不同,「氣場」有大小和強弱之分罷了。常練功之人,氣場強,不練功之人氣場弱。太極拳道修鍊之久,積累功力越高,其「氣場」越強,反之,則「氣場」小。「氣場」之強弱與大小,反映了功夫之高低。
太極拳道之聽勁和懂勁之高低,反映了功夫之高低。可見通過「氣場」之修鍊,可以提高聽勁和懂勁之水平。提高「氣場」強度,是提高聽勁和懂勁的關鍵。
聽勁、懂勁、神明,是太極拳道的三個層次。
聽勁,為初級堦段。在盤架中,主要是體現在「著熟」,一招一式按照拳架的姿勢要領,練習純熟,並將每個動作走的越圓,越均勻越好,即俗話説:「粘糊勁」。只能越圓,才能越勻。圓之目的為勻,勻之目的為提高聽勁水平。兩個説法:一、根據相對運動之道理,勻相對為靜,不勻相對為動。當自身動作姿勢走的圓而勻時,與人推手就會感覺到不圓和不勻,從而聽出對方勁路之變化,這是用皮膚觸覺的聽,還為低層次的聽,即靜對動的感應。二、由於自身比較圓滿和均勻,則氣場自然圓滿,而且氣場的感應也越強。與人推手,自然用「氣場」感應或皮膚感應相結合,也就聽的准,聽的細。所以,聽勁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著熟」初級堦段功夫的高低。所以「著熟」為初級堦段,是和聽勁初級堦段相輔相成的。
「懂勁」為中級堦段。懂勁分為兩個方面:一、懂己之勁。何謂懂己之勁?即,知己之中心虛實變化,把握自身在空間之位置虛實之轉換,舉手投足,不需眼觀意顧,掌握自身本體感覺較好。二、懂人之勁。懂人勁者,乃知人之變化也。通過接觸非接觸,似接觸似不接觸,運用皮膚觸覺或更多依靠「氣場」的感應,而且用意去感應,意越強「氣場」感應越強,即聽勁越強,人之變化,己之了然於胸,人之變化主要是其中心變化,要通過聽勁,准確的聽出人之重心的細微變化,達到毫厘不差。聽人之勁如天平秤物,准確無誤。方能稱謂懂勁。太極拳道之聽勁,懂勁功夫,全在拳架中訓練而得,推手之是適應一下而已,切莫從推手中求,此區别之大矣。
「神明」為高級堦段。神明堦段的聽勁,要求很高,細之分很多,一言難盡之。粗分可謂,「著意」:在與人推手時,意念要強,始終在人之前,因此時,己之功夫應練之圓轉柔軟,轉環極度靈敏,之考慮對方如何變化,著意聽對方重心走向各種微妙之變化。隨著對方變化而變化,讓彼之勁始終不能落於己身,而己之勁則始終如環無端,籠罩其勁之上,而形又隨之動。此時,還主要是友誼和強化意的堦段,使人感覺如一團霧氣變化,始終捕捉不上。「應物自然」:在著意的強化下,則為從有意識向無意識過渡,人之無意識是一種潛意識的積累和激發,形成條件之反射,似接非接,似觸非觸,而自動轉換己之虛實而適應人之變化。高深堦段,最上乘境界時,而是無為而無不為,有感皆應,純任自然,己不知己所去,己不知己所為。任人偷襲,應物自然,全身透空,無形無象,無聲無臭,一片神明,全在無意之中,次境界字可達「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之神明境界,人與外景合一,自然與人合一也。志在苦練拳架,人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吾謂:「練拳既練功,到老練成空」,空也,空空如也。
太極拳道之拳架,包含了各種功在內,尤其要按要領聯系,深刻體會其中奧妙,其功夫全在拳架之中練出,待功成之時,無所謂技擊矣,而「場」之引入,更能説明聽勁,懂勁和神明的層次,須學者自明之。
場感應之機制。人有「氣場」。當人與人接觸之時,接觸指氣場與氣場的接觸。人與人逐漸接近時,就有氣場互相壓迫己身之感,敏感者,感覺明顯,不敏感者,感覺不出。太極拳道修鍊,就是要增強這個氣場感覺,強化它,從而感覺氣場的壓迫漸至靈敏。同時,此中還有「場」信息之發射與反饋等因素,從而,一語破天機,道出:聽勁、懂勁、神明之形成全在「場」中求矣。故而,是聽勁、懂勁、神明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源泉矣。
2012年6月3日星期日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热门帖子
-
楊家(楊祿禪、楊鍵候)傳下來的方法就是神、意、氣的集中和分散,神、意、氣無形無相,屬陰,此為太極拳所説的內功心法;而形體動作屬陽,這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這在太極拳中被稱為拳架子。神是意念的發韌點,是自身精神力量的凝聚和積累,可瞬間與意念、內氣的行止相契合;意是人的念頭的走向及變...
-
"飄走接散虛空",肩腰胯三道氣圈--這就是太極拳體用的全部。要想與人接手不犯丟扁頂抗等毛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飄,二是走。
-
神拳神明的三陽、淩空、神化,三個堦段 轉載 神拳神明,是習拳者修鍊的最後的一個攻防功夫層次,亦要經歷三陽、淩空、神化,三個攻防功夫堦段的修鍊、升華,才能最終得以功德圓滿。即曰神拳,何者為神?何者為神拳?就必須首先要弄明白,否則,便會修鍊而無功夫可言了。神者,一氣靈明而不昧者。此...
-
网上流通的 " 髋关节已打开关节囊 " 照片实属误导 , 使人看得一头雾水 , 借用网上医学图片再加注照片的仁兄 , 没有真正解释 " 已打开 " 的定义 , 是指经手术切断韧带 , 用暴力去拉断韧带 或是用已打开关节囊图片让大家看...
-
中黃直透者,即古傳之「真空鍊形丹法」也,此法下手初必先假借後天中的先天自然之本來妙有而逆用之,以使百節通透,九竅玲瓏,五蘊空寂;然後,洞啓玄關,直以我天地人之三心應乎天地人之三元,玄竅自內而開出。純以鍊虛為主,直修玄關一竅,不論各種不同層次之陰陽,及致乎各種陰陽於不聞不見中,而「...
-
道之文化太深奥, 使多人望而却步, 有志硏究道文化的现代年軽一辈, 可惜受名气, 墨守成规的年长人仕的误导, 一一步向偏离轨迹的硏究, 尽管阁下家中书有千万, 手持误书, 接收百份百书中文章, 不持怀疑态度去看书, 最终変成一无所有, 怀疑是成功之母。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
-
1) 真气 = 内外气 2) 意守丹田 , 丹田无处不在 , 意守丹田看阁下守何丹 ? 气沉丹田一解错得太离谱 , 此文太多太多错处了 . 极拳就是把人体中的真气(内气),通过,人体的整体松,沉,聚结到丹田 正确是 : 通过,人体的整体血液流畅,气聚集到丹田 混...
-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完成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研究之後,又完成了「光的量子論」的研究。 他認為:量子論是自然界的普遍槼律,從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量子理論的發展,打破了過去把物質的屬性要麼看成是微粒,要麼看成是波,把波和微粒看成是絕對對立的,「揭示了物質的波動...
-
由網上可以很容易找到洪熙官的高深內家功鐵缐拳, 但在各示範表演時招式各師們有差異, 原因是為何呢? 是洪熙官健忘? 是因徒體質內氣不同, 因材施教? 還是現今師傅們刻意去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