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禹襄拳论
打手要言解曰:
以心行气,务沉著,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 "变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所谓"气遍身躯不稍痴"也。
发劲须沉著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是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落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解曰: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已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精神提得起,则无双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又曰: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 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继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将掀起,而加以顿挫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身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十三势架:
懒扎衣 单鞭 提手上势 白鹅亮翅 搂膝拗步 手挥瑟琶势 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势 上步揽捶 如封似闭 抱虎推山 单鞭 肘底看捶 倒撵猴
白鹅亮翅 搂膝拗步 三甬背 单鞭 云手 高探马 左右起脚 转身踢一脚
践步打捶 翻身二起 披身 踢一脚 蹬一脚 上步搬揽捶 如封似闭
抱虎推山 斜单鞭 野马分鬃 单鞭 玉女穿梭 单鞭 云手下势 更鸡独立
倒撵猴 白鹅亮翅 搂膝拗步 三甬背 单鞭 云手 高探马 十字摆莲
上步指裆捶 单鞭 上步七星 下步跨虎 转脚摆莲 弯弓射虎 双抱捶
手挥琵琶势
身法十条:
含胸 拔背 裹裆 护臀 提顶 吊裆 松肩 沉肘 腾挪 闪战
四字秘诀: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境也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打手撒放:
掤上平,业入声,噫上声,咳入声,呼上声,吭、呵、哈。
四刀法:
裹剪腕 外剪腕 挫腕 撩腕
四枪法:
平刺心窝 斜刺膀尖 下刺脚面 上刺锁项
十三势行功歌诀:
十三总势莫轻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
气遍身躯不稍痴。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刻刻留心在腰间,
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间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谁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
功夫无息法自修。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
字字真切义无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遗叹惜!
2012年6月24日星期日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热门帖子
-
楊家(楊祿禪、楊鍵候)傳下來的方法就是神、意、氣的集中和分散,神、意、氣無形無相,屬陰,此為太極拳所説的內功心法;而形體動作屬陽,這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這在太極拳中被稱為拳架子。神是意念的發韌點,是自身精神力量的凝聚和積累,可瞬間與意念、內氣的行止相契合;意是人的念頭的走向及變...
-
"飄走接散虛空",肩腰胯三道氣圈--這就是太極拳體用的全部。要想與人接手不犯丟扁頂抗等毛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飄,二是走。
-
神拳神明的三陽、淩空、神化,三個堦段 轉載 神拳神明,是習拳者修鍊的最後的一個攻防功夫層次,亦要經歷三陽、淩空、神化,三個攻防功夫堦段的修鍊、升華,才能最終得以功德圓滿。即曰神拳,何者為神?何者為神拳?就必須首先要弄明白,否則,便會修鍊而無功夫可言了。神者,一氣靈明而不昧者。此...
-
网上流通的 " 髋关节已打开关节囊 " 照片实属误导 , 使人看得一头雾水 , 借用网上医学图片再加注照片的仁兄 , 没有真正解释 " 已打开 " 的定义 , 是指经手术切断韧带 , 用暴力去拉断韧带 或是用已打开关节囊图片让大家看...
-
中黃直透者,即古傳之「真空鍊形丹法」也,此法下手初必先假借後天中的先天自然之本來妙有而逆用之,以使百節通透,九竅玲瓏,五蘊空寂;然後,洞啓玄關,直以我天地人之三心應乎天地人之三元,玄竅自內而開出。純以鍊虛為主,直修玄關一竅,不論各種不同層次之陰陽,及致乎各種陰陽於不聞不見中,而「...
-
道之文化太深奥, 使多人望而却步, 有志硏究道文化的现代年軽一辈, 可惜受名气, 墨守成规的年长人仕的误导, 一一步向偏离轨迹的硏究, 尽管阁下家中书有千万, 手持误书, 接收百份百书中文章, 不持怀疑态度去看书, 最终変成一无所有, 怀疑是成功之母。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
-
1) 真气 = 内外气 2) 意守丹田 , 丹田无处不在 , 意守丹田看阁下守何丹 ? 气沉丹田一解错得太离谱 , 此文太多太多错处了 . 极拳就是把人体中的真气(内气),通过,人体的整体松,沉,聚结到丹田 正确是 : 通过,人体的整体血液流畅,气聚集到丹田 混...
-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完成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研究之後,又完成了「光的量子論」的研究。 他認為:量子論是自然界的普遍槼律,從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量子理論的發展,打破了過去把物質的屬性要麼看成是微粒,要麼看成是波,把波和微粒看成是絕對對立的,「揭示了物質的波動...
-
由網上可以很容易找到洪熙官的高深內家功鐵缐拳, 但在各示範表演時招式各師們有差異, 原因是為何呢? 是洪熙官健忘? 是因徒體質內氣不同, 因材施教? 還是現今師傅們刻意去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